欢迎访问文山州中医医院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薪火代代相传 ——文山州中医医院中医师带徒工作纪实

时间:2018-01-12 发布人:黄秋实 浏览:

  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瑰宝,在中医药发展的演变过程中,名医、名师灿若星辰,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学术流派和学术思想。而名医、名师的造就,学术流派和学术思想的建立都归功于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即师承教育。"师带徒"长久以来都是中医的传统传承方式,也是继承名老中医衣钵的重要方式。名老中医们有着扎实的中医理论和精湛的临床技术,积累了几十年独到的诊疗经验,这一宝贵财富需要有人来继承、整理、挖掘和提高,而通过师承相传,可以使这些宝贵经验世代相传。近年来,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非常重视中医师承教育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尤其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取效显著。

  师带徒拜师仪式

  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加速医院中医人才的培养步伐,做好中医专家学术思想、经验的继承和中医继续教育工作。文山州中医医院于2004年9月1日正式启动院级老中医师带徒工作至今,已完成四批次师带徒教学工作,共遴选出37名指导老师和67名继承人。十余年来,指导老师无私地传授自己的学术经验,悉心指导,使继承人在整理、继承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医药学术,为我院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热爱中医药事业、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中医药继承创新型人才。在2017年举行的老中医师带徒第四批结业典礼暨第五批启动仪式上,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广文对第四批顺利出师的继承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指导老师表示衷心感谢。李广文指出,老中医师带徒是中医科学知识传承的有效方式之一,对中医的传承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实施“名医、名科、名院”战略的具体举措,对于培养、造就中青年优秀中医专业人才,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队伍素质,保持中医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建设性作用。希望新一批继承人珍惜学习时间,刻苦学习,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也希望指导老师要不吝赐教,严格要求,为医院培养出新的一批优秀中医药人才。

  师带徒结业典礼

  拜师学艺 传承发扬

  传统的收徒拜师仪式,表达了将中医发扬光大的决心,增进了指导老师和继承人的荣誉感,又转化成为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今后我就有师父手把手教我带我了!”刚拜完师的中医师吴成云略显兴奋地表示,他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刻苦钻研,虚心向老师学习。而已在中医院工作了二十几年的蔡玉龙主任今年又一次带徒授艺,“接受礼拜的那一刻,我就觉得我有责任和义务把多年积累的学术思想和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蔡主任说。

  门诊部主任医师蔡玉龙(左)

  在跟随老师学习的三年中,指导老师要制定出严格具体的教学计划,在诊疗同时悉心教导,精心传道授业解惑,把宝贵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年轻的中医继承人。为了确保师承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继承人要虚心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并认真跟师抄方,虚心请教,用心整理典型验案,积极按时完成跟师笔记、心得体会以及阶段小结,撰写论文,高标准完成阶段考核和结业考核。

  门诊部的王四新在跟师体会中写到:跟师三年来,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受益菲浅。导师医德高尚,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导师注重整体观念,重视金典基础,强调培补先天,调理后天的经验,指导我的临床工作,使我在跟师学习的三年中对中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深深爱上了中医。而急诊科的周静在笔记中这样记录着:通过跟陈怡老师的学习,得到老师的点拨,常常有一种“豁达开朗”的感觉,从而是自己的学识上一个境界。老师不断告诫我,跟师学习并不排除其他方面的学习,如学习其他名家经验,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学习边缘学等。老师认为这些学习都是成才的促进因素。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把跟师学习与个人成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们在继承名中医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的同时,更是传承了名中医们的医德医风,以及诲人不倦、为中医事业奋斗终生的宝贵精神。

  云南省荣誉名中医、主任医师 陈国仙(右)

  师徒们一方教的兴起,一方学得投入,与此同时,医院科教科也严格制订了行之有效的管理目标和规章制度,让师带徒活动有一个好的制度和机制保障,避免最终难免流于形式。对带教老师活动开展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和全面考评,并将相应的教学工作量或考评结果作为年终考核和评优选先的条件。还围绕培养和提高继承人的中医辨证思维和临床能力为宗旨,制订继承人考核标准,定期对其理论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核,从而保证师带徒活动的实效性。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医院开展中医主题沙龙活动,通过这种轻松有意义的活动活跃学术气氛,旨在为中医师徒提供交换思想的平台,扩大学术继承人的知识面,锻炼继承人的思维、逻辑以及语言组织能力,进一步培养和提升继承人的学术思维和学术习惯,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云南省第二批、第三批中医药师带徒指导老师,文山州名中医杨仁德、院级师带徒指导老师陈怡、赵鹏英及他们的学术继承人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此项学术交流活动。

  中医主题沙龙活动

  杨仁德认为,回归中医,就要认识中医。惠泽我们几千年的中医药学,早已是中华文明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神农氏尝百草开始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医中药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宏大的医学宝库。现代科学的每一次兴盛和发明,不仅没有抹杀掉中医,相反却更深刻地揭示了中医学的科学内涵。中医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杨仁德结合自己多年的从医经验,经常与大家分享了自己行医的思维,中医临床思维的认识基础是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其讲究天人相应,五脏一体,形神合一,理、法、方、药环环相扣,其思维方式和逻辑线路是一个独特的认知程式。中医治疗任何疾病,都必须先辨证而后用药。证同而病不同,可以异病同治;病同而证不同,则当同病异治。他建议年轻中医在成长过程中,要坚持读书,要阅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并在临床中不断实践,为个人成长积累丰富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随后的自由讨论,大家以各自的亲身经历,从不同的方面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感悟。

  云南省第二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副主任医师 杨仁德(右)

  参与沙龙活动的师生纷纷表示,导师的主题发言结合案例分析,观点独到,自由发言讨论环节气氛热烈,畅所欲言,形式生动活泼,便于理解掌握,受益良多,与会师生各自都感觉意犹未尽。

  每月定期举行中医沙龙,研讨交流内容丰富,涉及中医思维、中医名词术语及《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多本中医经典名著,秉承"创新、争鸣、共进"的自由思想,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积极关注中医经典研究的热点及最新动态,用独特的人文视角阐释问题与临床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读经典、做临床”的理念,是医院师徒思想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师承教育的持续开展从中国传统医学的学习方法、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拓展、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临床辨证论治思维的构建、个人技能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诸多方面,对继承人进行指导和培养,对继承人学习和技能水平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为继承人更好地走向临床,适应临床奠定坚实的基础,是中医成才的捷径。我院以丰富的中医药人文底蕴和内涵、专业的中医医护团队、优势特色明显的中医专科品牌以及不断传承的中医学术经验,认真总结中医师承教育在基层开展过程中好的经验,开展形式多样的方法,落实好具体工作,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改进提高。通过名中医们言传身教、传承帮带,必将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储备人才,薪火相传。